找到相关内容1600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鹅湖大义禅师坐禅铭

      鹅湖大义禅师坐禅铭   鹅湖大义禅师坐禅铭 参禅几般样。要在当人能择上。莫只忘 形与死心。此个难医病最深。直须坐究探渊 源。此古今天下传。正坐端然如泰山。巍巍 不要守空闲。直须提起吹毛利。要剖西来第 一义。瞠却眼兮剔起眉。反覆看渠渠是谁。还 如捉贼须见赃。不怕贼埋深处藏。有智捉获 刹那顷。无智经年不见影。深嗟兀坐常如死。 千年万岁只如此。若将此等当禅宗。拈花微 笑丧家风。黑山下坐死水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4663693.html
  • 憍慢

    众生空。  道场  “道场”有三种解释:一、菩萨成佛的地方。二、佛教的寺院。三、群众的场所。  憍慢   “憍慢”乃烦恼的一种名称,是凡夫自高凌物之心态,典藉云:“自高凌物,称日侨慢”,人何以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0265385.html
  • 道熟不起憎爱心

     《禅宗决疑集》  或曰。真心现前如何知是真心成熟无碍也。曰之人已得真心现前时。但习气未除。若遇熟境有时失念。如牧牛虽调到牵拽随顺处。犹不敢放了鞭绳。直待心调步稳赶趁入苗稼中不伤苗稼。方敢撒手也。...犹未是自然不起憎爱。又再验心。若遇憎爱境时。特然起憎爱心令取憎爱境界。若心不起是心无碍。如露地白牛不伤苗稼也。古有呵佛骂祖者。是与此心相应今见才入宗门。未知道之远近。便呵佛骂祖者。太早计也。 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4367522.html
  • 为何释迦佛像都是举右手?

    为何释迦佛像都是举右手?  圣开法师  问:常见释迦世尊佛像,为何都是举右手?  答:佛在世常举右手,亦有八种因缘:  一、佛用恶人,从无反复。  二、因见善人,有反复故。  三、随时发现,随时教导。  四、常向人说不可作恶。  五、欲令十方一切众生,皆来,随意善行。  六、为欲示人我所行福,今得是相。  七、劝人都要持戒修福。  八、威仪自然。  希望世人亦能佛,常行以上八事,亦得常举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4469481.html
  • 世间的成就不一定和生死有关

    点而躺下来的大有人在。因此,古人警惕我们说:“莫待老来方,孤坟多是少年人。” 人的死期很难预料,有的人会胎死腹中,在还没有出生以前就死了;有的婴儿一出生因染上各种疾病而与世长辞了;有的小孩活到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2975899.html
  • 四小不可轻

    ,所以不可轻视。 3、年少王子不可轻视:因为王子长大会成为国王,届时统领天下,造福万民由他;一言丧邦,遗祸百姓也由他,因此不可轻视。 4、年幼沙弥不可轻视:因为沙弥年纪虽小,只要虔心,假以时日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5875930.html
  • 仁焕法师:学习五大菩萨成就福德

    一定要拜师。拜师,接受师长的教育,明白做人的根本,然后依照师长的教导来做,这就是普贤菩萨的精神。(掌声) 普贤菩萨常以惭愧心,求知学问,他能做到: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边苦作舟。如果我们不,没有知识学问,我们怎么都做不到位。要想做到位,应该尊师重、奉侍师长、依教奉行。(掌声)所以我们念普贤菩萨的名号,不如我们做一个普贤菩萨,来拜师。(掌声) 文殊菩萨是表示智慧的。什么叫做智慧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0476240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福报哪里来?

    有了善缘,好运就会随之而来,你没有结缘,怎么会有福报呢? 有一位沙弥,跟随一位有神通的禅师。有一天,禅师发现这个沙弥徒弟只剩下七天的寿命,心有不忍,就借故让沙弥回家探望父母。七天后,沙弥安然回到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776485.html
  • 印光大师开示--美色当前,要如何看待呢?

    祇由打不破此关,反为下愚不肖,兼复永堕恶道者,盖难胜数。 《楞严经》云:若诸世界六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。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 之人,本为出离生死。苟不痛除此病,则生死断难出离。即念佛法门,虽则带业往生。然若淫习固结,则便与佛隔,难于感应交矣。 欲绝此祸,莫如见一切女人,皆作亲想、怨想、不净想。 亲想者,见老者作母想,长者作姊想,少者作妹想,幼者作女想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3376653.html
  • 念佛非老年人的事

    有人说:念佛是老年人的事,青年不必学得太早。意思是老年的人,快要离开这个世界,应该及早念佛,将来才可往生西方;年轻人则不必念佛,早生净土。谁能预料,世事无常,寿夭不定,大限之期,不论年老年少,一样要去。老的固然要去,少的也一样要去,或甚至死得比老的还要早一点。所谓:‘莫谓老来方,孤坟多是少年人。’昔贤诗云:‘奉劝诸贤及早修,光阴如箭去难留,寒来暑往催人老,不觉青年白了头!’ 有一个叫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3181419.html